8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与医学教育工作进展成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在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医学科技创新与医学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前,5G、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一些新技术也逐步在其他领域运用。如何让新技术更好地运用于临床诊疗、服务群众健康?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述提问时表示,其实医学相关新技术不只是5G和AI,这些是目前发展很快,跟医学应用很紧密的技术。医学是“多学”,融合多学科的技术在内,共同促进医学服务于人类健康。
王辰表示,医学有一个特点,需要把各个学科最前沿和先进的技术汇集到一起,服务于人的健康。“5G、AI、云计算、大数据,这些目前发展很快的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大。”王辰强调。
在具体应用上,王辰表示,在远程会诊方面,由于有了5G技术,传输速度明显增快,可以实现实时交流,越来越接近现场查房。通过机器人,以及网络操作、5G线上操作,医生能够远程进行手术,这些都是工程技术、科学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而在移动终端设备方面,可以实时采集一系列生理参数、运动情况,甚至还可以对更细致的运动、身体代谢、心率、血压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这都和健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现在各行业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把创新技术汇聚应用到健康方面。因为人的健康问题逐渐成为民生最重要、最核心的需求之一。”王辰表示,这些年来,大家已经体会到了这种进步,包括我们戴的智能手表、健康软件的监测、人群之间健康的互动和促进等。在健康促进、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等方面,AI、5G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在恶性肿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东表示,在过去十几年中,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给恶性肿瘤研究作了重点布局,支持400多个项目,促进31个新药上市。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第一个国家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的副作用降低了很多,泽布替尼已经出口到美国,这个领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替尼类药物成为我们国家医院常用抗癌药。”蒋建东说。
儿童用药有别于成人,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儿童不同年龄生理状态差别比较大,临床试验也很难,药企研发缺乏动力。蒋建东介绍,国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专门组织了儿童药研发专项,国家卫生健康委通过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投入了6亿多元研究儿童用药,先后分三批公布了105个药物研究计划,希望儿童用药的难题能够得到解决。
蒋建东说:“过去这些年,一直有儿童急需药品上市,2021年全国一共有47个儿童用药被批准上市,明显改善了临床用药水平,其中14个纳入了优先审评审批,极大促进了儿童用药上市进程。后面还有更多的儿童用药正在申报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