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有关情况。
笔者注意到,区别于以往,创新药成为此次新闻发布会的关键词,被多次提及,比如“加大对创新药的倾斜和支持”“完善支持创新药发展的谈判和续约规则”等。
国家医保是我国最大的医疗支付方,其政策制定影响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方向。一年一度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是创新药能否放量销售、如期获得市场回报的关键一步。在历经多次谈判之后,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的速度以及降价幅度成为行业和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而此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细节再次向外界释放出,国家医保局持续健全对创新药的倾斜机制、鼓励医药创新发展的积极信号。
据笔者观察,随着医保目录每年动态调整,创新药从获批上市到进入医保目录的节奏持续加快。与以往上市四五年后才进入医保目录相比,80%的新药已经实现了上市两年内进入医保目录,而今年新增目录药品中有57个药品是今年获批。例如,博锐生物的创新药泽贝妥单抗于5月17日获批上市,通过此次谈判成功纳入医保目录。
在备受市场关注的价格谈判环节,创新药降价趋于温和。具体来看,今年华领医药等公司研发的23个目录外创新药谈判成功,与整体水平相比,平均降幅要低4.4个百分点。
此外,随着适应症的拓展,部分药品在续约时价格进一步下调,“灵魂砍价”“地板价”曾一度引发市场对创新药回报周期的担忧。而今年,国家医保局适当控制续约以及新增适应症降价药品的数量和降幅,给予新药企业以稳定预期。例如,在今年的100个续约药品中,约70%的药品以原价续约;31个药品销售额超出预期需要降价,但是平均降幅仅为6.7%。
笔者认为,政策暖风将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行业发展信心,激励资本持续向创新药领域聚集和发力。
同时,政策的变化也将引导医药企业转变发展思路。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开发出创新能力强、临床使用价值高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形成更大竞争优势。同样,那些治疗效果不确切、临床上滥用以及临床被淘汰或者即将退市的药品,将加速撤出医保目录,如果企业不能摆脱传统的“轻研发、重营销”发展思维,一样也会被市场和投资者所淘汰。
转载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