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的最基本适老辅具标配:“三把椅子一张床(适老功能轮椅、适老洗浴椅、适老坐便椅、适老功能护理床)”。对于具有轮椅使用活动能力的功能障碍老年人而言,轮椅是其白天一刻也离不开的座驾。
中国老人用轮椅严重缺乏人性化设计
目前,我国功能障碍老年人乘坐的轮椅多为普通马扎单层帆布轮椅,不具有适配功能;不具有姿态调整功能;许许多多的功能障碍老年人与乘坐的轮椅大小不符,导致轮椅脚踏成为高大功能障碍老年人的多余装置,脚直接踏地。座面不是过宽、就是过窄,导致功能障碍老年人身体左歪右斜或直挺挺。固定手靠不能因手臂长短而调整,手往往无所适从,身体瘦小的功能障碍老年人只能用双上臂翘着支撑。为了提高座面的舒适度未经专业适配配置各种座垫导致稳定性下降。由于没有头枕装置头长时间难以保持一个姿势。使用适老功能坐姿摆位轮椅的功能障碍老年人更是凤毛麟角,笔者呼吁,开展面向功能障碍老年人适老功能轮椅适配技术服务的全面提升,并且刻不容缓。
适老功能轮椅适配技术,也称为适老功能轮椅坐姿摆位术,主要是指针对功能障碍老年人躯体功能障碍,坐姿状态时发生的生物力学、臀部-座垫界面应力分布为依据,进行因人而异的评估、设计、改造与制做适老功能轮椅的过程。
坐姿摆位术是适老功能轮椅适配评估的基本形式,是辅助功能障碍老年人乘坐适老轮椅实现独立生活、回归社会、生活重建的重要技术手段。一般由康复医师,机械设计工程师共同完成,由于适老功能轮椅属于适应性辅具,特殊情况下还应有建筑师参与。
对于长时间乘坐适老功能轮椅老年人而言,提供稳定的坐姿摆位与减压技术,除了能够减缓身体变形、降低压疮发生的机率外,还可实现坐姿平衡的重建,并能提升功能障碍老年人上肢的运动功能。
一、坐姿摆位生理作用
(一)预防骨骼肌肉相关并发症;
(二)维持重要器官及生理功能:
(三)减少软组织之压力;
(四)增加舒适度;
(五)增加耐力及耐受性。
二、坐姿摆位功能作用
(一)提供适当的承重以获取最大稳定性和平衡性;
(二)帮助矫正坐姿;
(三)防止脊髓骨骼变形和挛缩的情况恶化;
(四)减低不正常反射;
(五)有助于体能在生活训练发挥效用。
1、适用人群
脊髓骨骼变形、肌肉萎缩、神经肌肉病变等、不能经常维持良好坐姿的功能障碍老年人士。
2、摆位基本原则
摆位可减缓肢体躯干变形;
摆位适老辅具可以依据功能障碍老年人坐姿改变进行调整;
摆位适老辅具外观的设计应以功能障碍老年人融入人群互动为主要目标;
摆位适老辅具设计应以易操作为目标,且护理者需通过专业训练学习掌握摆 位技术。
三、座椅组件作用
(一)维持骨盆及脊柱正确摆位;
(二)提供稳定底部支撑;
(三)帮助功能障碍老年人抵抗重力,重心往后可增加安全感;
(四)维持坐姿并降低肌肉张力;
(五)提供躯干正确及舒适摆位(上肢及头颈部);
(六)注意事项
座椅组件设计应先依据功能障碍老年人状况评估决定;
如果高度不足可能导致躯干稳定不足;
维持并矫正一般用三点支撑方式;
可以用躯干绑带维持(如H带)。
座椅组件摆位示意图


四、特制适老功能轮椅座垫功能作用
(一)基于座垫-臀部界面力学分析设计,可提供稳定的支撑面;
(二)减除过高压力集中的问题;
(三)缓解剪力避免皮肤摩擦;
(四)提供肢体摆位的协助;
(五)改变功能障碍老年人坐面高度;
(六)解除压力与剪力是避免褥疮发生的重要手段。
适老功能轮椅座垫协助摆位
作用来满足各种不同摆位要求;
B. 座垫减压原理
承受的体重;
褥疮发生概率;
利用材料的形变达到缓解内外剪力的目的;
以弹性坐套达到缓解减解内外剪力的目的。

C. 座垫温度与舒适性关联度
D. 座垫坐套的应用选择
防水透气坐套:避免失禁而污染座垫本身,具有舒适性;
具有弹性的坐套:避免摩擦发生在座垫与皮肤之间;
基于座垫底部防滑设计的坐套。
五、座垫造型分类
(一)根据与身体接触面的形状不同,可将座垫外观分为:
平面型;
弧面型;
量身定制型。
(二)座垫造型分类:
平面型提供良好的平面分压效果,适合皮肤感觉正常的普通人群;
弧面型与皮肤接触面较大,分类效果佳良好,具有较好的摆位作用;
量身定制型是最能满足不同功能障碍老年人的摆位与减压需求,但其价格昂贵、周期较长。
六、座垫的材质分类
(一)帆布型:最常见的标准配件,支撑性不良,且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松弛,失去原有的摆位效果;
(二)泡棉型:分为原生泡棉与压缩泡棉两种,质轻价廉易于改装但通常不耐用、易变形;
(三)气囊式根据需求不同将整个座垫规化为多个区域,各区气囊间彼此相通并保持在等压状态;
(四)蜂巢结构聚酯化物由一层不同硬度的蜂巢状结构的弹性塑料所构成,材料中仍存的细微气孔可使空气流通,因此也可直接丢入洗衣机中进行清洗;
(五)凝胶式液态性型的凝胶座垫同样利用流体原理来维持等压固态式的则可利用形变来抵消剪力;
(六)复合式由两种或以上的材料复合而成,利用各自材料的物理特性相结合,从而制造减压与支撑面,有两面俱到的特殊效果。
七、量制型坐背靠垫系统
(一)计算机辅助量制系统
(二)计算机化量制型坐背靠垫制流程
为取模预作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的囊袋尺寸并略塑雏形;
以真空抽吸方式,按照实际摆位需求,由专业人员塑型取模;
将取得的阴模放置在数字式空间定位置上,进行标记与数字化;
读取后数据于计算机中,形成立体坐背靠垫的预制影像,并可进行修改;
驱动计算机切削篹刻出座垫雏形;
切好的坐背垫粗模,于功能障碍老年人身上试用,修改后再制作外套进行包袱。
(三)轮椅背靠垫功能作用
提供躯干稳定的支撑面;
易于连接或调整摆位配件;
具备与座垫间相关位置与角度的可调整性。
八、背靠垫的造型分类
依照与身体接触面形状的不同,可将背靠垫分类为:
平面型:可提供背部所需的支撑,改善身体在帆布椅背中下陷的问题;
弧面型:除了提供背部必要的支撑外,并依照身体曲线使躯干保持良好的姿势,还可以增加与皮肤接触面的面积,减少压力集中点;
量身定制型:可完全依照躯干的形状与摆位的需求而制作个别化的背靠垫;
组合式可微调型:模组化产品,由数片弧面与平面的支撑垫组合而成。每片支撑垫皆可单独调整角度以配合摆位的需求。

轮椅坐姿,从侧面看以及从上看示意图
九、背靠垫的材质分类
(一)帆布式:舒适、便宜但不足以提供良好的支撑性,容易变形,且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塌陷;
(二)泡棉式:单纯泡棉的材料虽然修改容易,所提供的支撑性往往不够;也难以增加其他的摆位配件(如头靠);
(三)复合式:可以坚固支撑与减压的双重需求。
十、背靠垫使用效能检测分析方法
(一)重点检测选项
是否选择了适合于躯体控制能力及达到使用目的的背靠尺寸?
所选用的背靠与座面之间夹角是否适合于摆位的需求?
背靠所提供的支撑是否足够?
背靠是否能适合于躯干的轮廓提供支撑?
背靠的重量是否增加使用轮椅时的体能负担?
所选用的背靠是否能加装各式的摆位配件(如侧支撑`头靠系统等)?
背靠是否具有快速拆装的功能?
使用经费的保障?

(二)背靠选用不当常见的躯体变形
(三)背靠高度的选择
(四)稳定度与活动度之间的平衡
(五)背靠自适应性调整的建议
十一、适老功能轮椅(图示)

适老功能轮椅

适老功能轮椅
